文档下载 文档下载导航
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
搜索 请输入内容:  
 导航当前位置: 文档下载 > 所有分类 > 学生自杀事件的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
侵权投诉

学生自杀事件的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

龙源期刊网 http://doc.wendoc.com

占40.0%,与父母以外的其他亲属合不来的也占到了22.5%,说明家庭因素是导致学生自杀的主要原因之一。

中小学生普遍存在着社会化程度不高、社会支持系统不完善、心理抗击打能力弱的特点,他们一旦受到负性生活事件的影响,不被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认同,就很容易产生心理危机,严重的就会导致自责自罪、自残自杀。

如果排除冲动性自杀,青春期学生的自杀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:

(1)有想法阶段。在这个阶段,学生因遇到不可逾越的障碍而产生明确的伤害意愿,但没有形成缜密的自杀计划,也没有行动准备,甚至没有实际的伤害自己的行为发生。国际卫生组织将挥之不去的“自杀意念”认定为自杀前的重要指标。

(2)有讲法阶段。说出自杀的想法,对自己的自杀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进行评估。

(3)有做法阶段。选择自杀方式、进行自杀尝试,从非致命手段中获得创伤后应急的感觉,寻找濒死体验,抑制死亡的恐惧,直到用致命手段结束自己的一生。

学生自杀要经历“有想法、有讲法、有做法”的三个阶段,其间学生的内心会有长时间的纠结、痛苦过程,家长在这个时期熟视无睹、听之任之,或采取不正确的应对方式,都会加速孩子的自杀进程。

经常有家长说:“孩子本来好好的,怎么突然之间就自杀了呢?”将孩子自杀的原因归结到学校或教师,总会找到这样或那样的理由来指责、诟病学校、教师,似乎学校、教师应该为孩子的轻生负全部责任。其实,他们的孩子在自杀前早就不是“好好的”了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监护人,低年级学生的自杀,多半和家庭不当的教育方法有着极大的关系。

2.校园因素。

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对10~24岁经历过心理危机的当事人进行了归类调查,调查结果显示,有45.2%的人表示对自己的“学习状况不满”,也有28.6%的受访者表示自己“学习竞争的压力大”,这说明校园环境也是导致学生自杀的原因之一。

青春期是学生心理问题的高发期。青春期的学生一方面要与他们的原生家庭疏离,以满足自身成熟、成长的需要;另一方面又迫切需要和同学建立牢固的朋辈关系作为亲情的代偿。这些青春期的孩子大多都是00后独生子女,在他们的生活中没有哥哥姐姐,没有弟弟妹妹,自幼就没有与朋辈相处的经验,所以会出现朋辈之间接纳度和认同度不高,无法找到归属感、亲密感和安全感的情况,也无法在团队中实现自我价值,无法建立其自尊、自爱的自我形象。由于青春期学生特有的身心发展的矛盾,除了对“学习状况不满”或“学习竞争的压力大”外,他们

上一页第2页

TOP相关主题

热门文档

站点地图 | 文档上传 | 侵权投诉 | 手机版
本站所有资源均来自互联网,本站只负责收集和整理,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,如有侵权等其它行为请联系我们.
文档下载 Copyright 2013 doc.wendoc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  闽ICP备16030457号-6  email